微生物即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生物等。微生物与植物、动物、也包括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密切相关。所谓微生物组学就是对某一特定环境中全部微生物的总和进行系统性研究,并研究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某一特定环境(比如说人类体内)中全部微生物,包括其DNA序列等遗传信息的总和便是微生物组。(文末有测序特价活动
)


2. 微生物组测序的两种类型
1.1 扩增子测序(16S /18S /ITS序列)
16S/18S/ITS扩增子测序是利用二/三代测序平台,对16S rDNA/18S rDNA/ITS功能基因等特定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突破传统微生物不可培养的缺点,获得环境样本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化关系以及微生物与环境相关等信息。
16S/18S rDNA包含可变区和保守区,原核微生物的16S rDNA是细菌分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分子钟”,基因长度约为1500bp,真核微生物18S rDNA基因长度约为1500-2000bp。保守区在菌种间差异不大,可反映物种间的亲缘关系,高变区具有属或种的特异性,根据物种亲缘关系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

16S rRNA:是原核生物核糖体中30S小亚基的组成部分
16S rDNA:编码16S rRNA基因(DNA序列),存在于所有细菌的基因组中。通过检测16S rDNA的可变区(一般测V3-V4区),可以了解环境样品中细菌群落多样性信息。

1.2 宏基因组测序
宏基因组学:以特定生境中的整个微生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无需分离培养,直接提取环境样本DNA进行测序,进行环境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物种分类、系统进化、基因功能及代谢网络等研究。
1.3 两种测序类型比较

(1) 扩增子测序(16S/18S/ITS)
不能同时获得所有类型微生物的信息
局限于物种水平(大多数鉴定到属)
功能预测准确数低
无法深入探究生物学机制
(2)宏基因组测序
3. 微生物组测序技术参数
3.1 扩增子测序(16S/18S/ITS)
(1)实验流程

(2)技术参数

(3)研究内容

3.2 宏基因组测序
(1)实验流程

(2)技术参数

(3)研究内容

5. 微生物组学测序Q&A
1. 选择哪种测序
推荐 扩增子测序:仅仅想了解样本中细菌的多样性与群落构成,且对分类水平要求较低(不要求到种);
推荐宏基因组测序:想获得环境样本中全部类型微生物(不仅限于细菌、真菌或病毒等某一类)的详细基因信息,或除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构成外,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功能分析;
想更省钱,可建议先做16S筛查样本的物种多样性,根据16S结果挑选部分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
2. 样本量
如:多少克土壤?多少克粪便?多少毫升唾液?多少DNA......
公司提供整合版采样说明,其中包括各类常规样本的采集规范以及用量(可参考技术参数里的数据)。非常规样本需进一步咨询公司技术。
3. 重复数/数据量
为减少个体间的异质性在实验中的每个组内都需要设置生物学重复(原则上≥3即可),但不同样本的个体间差异有区别,因此通常会根据文献提出建议。数据量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宏基因组(通常公司的报价是以10G为标准的),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参考建议。

微生物组学测序特价活动
扩增子测序现活动价240元/样
如果样本量多的话,价格都好说
活动日期:2021.04.21-2021.7.21
详情咨询:王工 18689437090(可添加微信)


